9月14日,記者從西寧市民政局了解到,投資1.59億元建設的286個農村“老年之家”,通過設置用餐室、健身保健室等“一場七室”,推行“專人+自助+互助+志愿服務”等有效舉措,打造具有西寧農村特色的“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養老模式,破解二元結構中不平衡的瓶頸,有效解決農村留守老人長期無人照料的現狀,西寧市農村養老服務走到了全國前列。
在養老服務方面,西寧市各縣區呈現出“一區(縣)一特色”競相發展新局面,在開展喘息式托養服務、政企聯動為老助餐服務、探索“時間銀行”互助模式、養老服務組織孵化引進、養老服務示范基地建設、社會組織品牌化發展、農村居家養老醫養結合、農牧區代養服務、黨建引領雙孵化模式培育養老服務組織等方面取得了實效。目前,已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11個、農村老年之家286個。
西寧市還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推動開展愛老幸福食堂建設工作,針對老年人做飯難、吃飯難的現狀,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通過實施“個十百千”工程,建成“中央廚房”24個,“愛老幸福食堂”助餐點111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精準高效的“15分鐘”助餐送餐配餐網絡,每天為7000余名老人提供助餐服務,形成了“政府領導、民政牽頭、部門支持、企業參與”的多元推進模式。
此外,為減輕困難老人家庭負擔,體現政府兜底保障職責,西寧市分別為60歲以上困難老人和80歲以上高齡老人每餐分別補助3元和2元,全年為5.8萬名困難及高齡老人補助3200萬元。
【相關新聞】西寧全力打造青藏高原養老基地
9月14日,來自西寧市民政局的消息,被列為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以來,西寧市以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為目標,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轉方式、補短板、建體系,積極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全力打造青藏高原養老基地。
目前,西寧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民政部確定的各項創建目標,形成具有西寧特色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年來,西寧市通過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為基本人群養老提供保障,按照60歲以上困難老人每人每月150元、8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60元的標準為5.8萬名老人購買膳食供應、家政保潔、保健康復等服務,兩年累計投入資金5600萬元。
西寧市還形成了“1+7+N”三級養老服務體系(1個市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7個縣區級養老示范基地和福利中心+N個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老年之家),先后投資11.25億元實施各類養老服務項目361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品質持續提升,初步實現養老服務設施從少到多、從弱變強、從低水平到有質量的轉變,形成養老服務從單純的機構托底服務發展到居家、社區、機構多層次服務并舉的格局。
西寧市還利用“12349”智慧養老大數據平臺,通過對西寧市各級服務資源數據整合與互聯互通,實現服務過程可視化、數據化、報告化,切實保障了服務質量。推出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社區護理站的“雙證雙營”服務模式,養老部分由專業社會組織運營,醫療部分由基層醫療機構管理,中心內既可提供專業為老照料服務,也可提供康復護理服務,實現了養護照一體發展,打通了社區醫養結合最后“一公里”,西寧市已有21家養老服務設施實現了雙證雙營,累計為9萬多人(次)老年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康護服務。(作者:周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