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縣市 » 正文

    初心照亮二十年扶貧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初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2021-01-15  來源:黃南報  瀏覽次數:51
    核心提示: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扶貧的本質是擺脫貧困,還應該找到可持續發展的扶貧路徑,扶貧的真諦是扶志又授人以漁?! ∪是嘞?,做到了扶貧又扶志,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 ∫晃环鲐毟刹?,一位駐村第一書記,堅守扶貧工作崗位20余年,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脫貧攻堅的歷程中?! ∪是嘞?,1963年出生于黃南州同仁市保安鎮的一個普通家庭,15歲從事教師工作,高考恢復后考入青海師范大學生物學專業繼續深造。當時,作為全國學聯副主席的仁青先本可以留校,但他毅然選擇回到故鄉。1999年從教育崗位轉戰扶貧崗位,決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扶貧的本質是擺脫貧困,還應該找到可持續發展的扶貧路徑,扶貧的真諦是扶志又授人以漁。

      仁青先,做到了扶貧又扶志,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

      一位扶貧干部,一位駐村第一書記,堅守扶貧工作崗位20余年,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脫貧攻堅的歷程中。

      仁青先,1963年出生于黃南州同仁市保安鎮的一個普通家庭,15歲從事教師工作,高考恢復后考入青海師范大學生物學專業繼續深造。當時,作為全國學聯副主席的仁青先本可以留校,但他毅然選擇回到故鄉。1999年從教育崗位轉戰扶貧崗位,決心為民多辦實事。

      1999年開始至今,從八七攻堅到脫貧奔小康,仁青先曾先后到澤庫、尖扎等地開展駐村社會綜合治理和扶貧工作。歷時多年,在黨的召喚面前,他不斷堅定信念,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到群眾需要的地方去。如今那些艱難的路程已鋪滿成功的“鮮花”!

      2012年,他接受艱巨的任務,奔赴經濟發展緩慢、群眾生活貧困的澤庫縣多禾茂鄉,那里更需要仁青先這樣滿懷熱情、富有干勁的優秀干部。組織征求仁青先的意見時,他堅決而干脆地回答:“我是黨的干部,服從組織安排。”其實,仁青先心里清楚,家里確有不少困難。年邁的父親、岳丈、岳母,幼時生病落下病根的兄長和年幼的小姨子以及自己的孩子都需要有人照顧,作為人民教師的妻子又要教書,又要操勞家里家外……仁青先覺得對不起家人。

      多年來,他用實際行動回報家庭,他為老人養老送終,將小姨子順利培養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如今孩子們也各自走上了人民警察和教師的工作崗位,開始像父親一樣堅守信念。

      遠赴澤庫縣多禾茂鄉,家人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支持他,仁青先并非不知那里生活艱苦,并非不知遠離家庭意味著什么。但他更清楚,這是黨和群眾的需要,定要毅然前往。

      從走進多禾茂鄉那天起,仁青先就暗下決心,把自己的責任、熱情和知識獻給這塊需要發展的土地,獻給勤勞、踏實的牧民群眾。仁青先初到這里,群眾卻不知道怎么配合他的工作。對此,他早有準備。彼時,敢于直面問題的他一次次不厭其煩地入戶了解民情,宣講黨的政策,和牧戶一起生產生活,幫助牧戶解決各種問題。久而久之,與當地牧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當時,一對年輕夫妻,因為缺乏經驗,做生意賠錢,生活難以為繼,仁青先得知這一消息后,立馬向相關部門爭取米面油,送往這對夫妻的家里。還自掏腰包為他們置辦年貨。“他們還是孩子,年紀輕輕擔起了生活的重擔,我不想讓他們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像這樣的事,沒人能說得清仁青先做了多少件。有人稱贊,有人認為不值得,但正是這樣一件件平凡又普通的小事,鑄就了一個共產黨員崇高的品格。

      2015年,仁青先駐村工作結束要離開多禾茂鄉時,牧民群眾依依不舍地為他送行。

      仁青先深愛著扶貧工作,他心系群眾,能深刻地感受到群眾希望改變貧困現狀的迫切愿望。“如果有機會,我愿意再次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去工作,去奮斗!”

      步履不停。2015年10月,脫貧攻堅的重任再次擺在他面前。像這樣的工作調動仁青先經歷過多次。每一次,他都把黨和人民的需要作為自己堅定的選擇。

      這一年,組織在選派駐村第一書記時,認為仁青先政治上成熟、愛崗敬業、善于總結經驗、作風優良,選定讓他赴尖扎縣尖巴昂村開展駐村工作。組織上問他有什么困難,他還是那句話:“我是黨員干部,服從組織安排。”

      仁青先以第一書記的身份赴尖巴昂村開展工作,他回顧過去,思考未來,他的心早已融入尖巴昂村。他說:“只要我在尖巴昂村一天,我就是尖巴昂村的一員。”兩年后,該村在仁青先和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提前一年實現貧困村退出、貧困戶脫貧的目標,成為省州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縣精神文明示范村、民族團結示范村,精準扶貧示范村、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

      兩年多來這座村落,從進行農網改造,實現生產生活用電標準化,建成村民休閑廊道,新建養殖基地、鄉村旅游戶外休閑基地、農家樂、特色經濟林果園等,到貧困戶有了穩定收入,村集體有了產業項目支撐,村集體經濟“破零”,村容村貌日新月異。

      “第一書記應該是接地氣的‘百事通書記’,要上知政策、下曉民情,走村串戶宣傳黨的惠民政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在一線掌握情況、開展服務、解決問題、檢驗成效。”仁青先對駐村第一書記的職責有著深刻的認識。

      初到尖巴昂村,他嘗到了駐村工作的酸甜苦辣,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工作最為關鍵的一步。精準確認“扶持誰”的問題,仁青先和村兩委班子成立群眾評估小組和監督小組,開展入戶調查,依據《五看法》評估倒排、按《六不準》排除,確認初選精準扶貧對象39戶169人。

      期間,各類不理解質疑的電話,讓仁青先深感第一步工作的艱巨性。

      他頂著壓力,大膽創新,以人均收入測算表,科學地測算出全村每戶的家庭人均純收入,進行再篩查。通過兩輪篩查比較,精準識別貧困戶23戶、貧困人口94人。尖巴昂村的精準識別工作實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目標,全村群眾心服口服。

      如何高質量脫貧?如何鞏固脫貧成果?他說:“扶貧工作要吃透政策,掌握村情民情,要沉下心來服務群眾,借力村兩委班子,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充分發揮好團隊精神,更要勤溝通、勤協調,贏得聯點幫扶單位的支持。”

      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逐步落實,質疑的電話沒有了,仁青先在艱難中行走,在困難中奮斗。群眾的大事小情,只要合理,他都竭力解決。

      脫貧后的尖巴昂村民風淳樸,村民生活幸福,都感恩黨的惠民政策……

      2020年底,獲得“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第一書記、優秀黨員”等多項殊榮的仁青先退休了。他對扶貧工作仍有不舍,他說:“有時間我還會去澤庫、尖扎和農牧民群眾聊一聊,看一看他們生活的新變化……”

      就像那許許多多奮戰在扶貧一線的同志,黨和群眾的好干部仁青先,以身作則,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促進地方社會穩定、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等方面做出貢獻。他把自己大半生的熱血獻給了扶貧事業,在群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按分類瀏覽
    青海 (2942) 西寧 (697) 海東 (707) 縣市 (2290)
    國內 (10794) 國際 (901) 財經 (365) 房產 (923)
    科技 (357) 軍事 (114) 娛樂 (491) 體育 (153)
    汽車 (365) 生活 (355) 農業 (180) 健康 (241)
    時尚 (65) 家居 (62) 旅游 (167) 女人 (52)
    美食 (61) 消費 (157) 社會 (51) 文化 (247)
    教育 (218) 公益 (101)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毛片一级|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99在线精品国产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