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瑪才旦(左二)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開講?!∮浾咄鯐员蟆z
中新網三亞12月11日電(記者王曉斌)12月10日,中國內地藏族導演、編劇萬瑪才旦出席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分享“藏地電影”的創作心得。萬瑪才旦認為,電影取景地是影片情緒或氣質的一部分,影片選角也要看對方是否需符合角色氣質,“藏地電影”不單是景美人俊就能開拍。
算上正在上映的文藝片《氣·球》,迄今萬瑪才旦所拍攝的7部電影都是藏族題材。談及藏地自然環境對其創作的影響,萬瑪才旦說,藏地風光是其電影的情緒或氣質的一部分,不是作為分鏡單獨存在。
“例如《氣·球》,我們拍攝的時候景色環境很美,但出于這部影片整體有點傷感氣息的考慮,再加上片中人物的處境,影片最后調成了凝重的色調?!比f瑪才旦說。
“我選擇一個演員不會看他是不是職業演員,而是首先看對方符不符合角色的氣質?!闭劶坝捌巧倪x取,萬瑪才旦認為不管是職業演員還是非職業演員,需從他們的相貌、氣質、說話的語氣、方式等方面去考察他們,看對方是否有表演潛能和天賦。
被問及丁真是否會成為其電影里的演員,萬瑪才旦認為這位最近火爆網絡的四川甘孜青年在形象上氣質上符合某些特質,但“不會把他定義為一個演員”。
以萬瑪才旦為代表的藏地導演的作品被業界稱為“藏地新浪潮電影”。萬瑪才旦說,觀看自己的“藏地新浪潮電影”,一些藏族同胞看到自己的生活清晰呈現在熒幕上,覺得好奇而親切;有些則覺得是司空見慣的東西,沒什么意思;還有一種聲音認為把藏族不好的一面呈現出來,這樣不好。
對此萬瑪才旦強調說,自己的電影只能代表一部分的藏地,里面的人物也只能代表一部分的人物。這正是當今電影市場不同類型開拓發展的結果。
從市場層面講,“藏地電影”總體處于相對小眾的位置。萬瑪才旦認為,受自身題材、對白等方面制約,“藏地電影”很難大面積進入市場,但是每個創作者也在思考,怎么融入商業院線,怎么拓展更多市場前景。(完)